首页人才招聘猎头职位求职信息新闻资讯会员中心地区招聘
职位 人才
img/hf1.jpg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石家庄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辽职业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河套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学院河套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科技学院通辽职业学院西安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吉林大学

来电惊魂话猎头(1)

猎头几乎就像银行家一样,是喜欢晴天送伞,雨天又把伞抢回去的人。失业的候选人在猎头心目中远不如在职的有市场价值。

  大约有点市场价值的经理人都接到过猎头的来电,他们对这些电话的反应也会因当时所处的环境而大有不同。猎头,正在从一个“神秘”的职业逐渐走上前台。

  10年前,我第一次接到猎头的电话。说来有趣,电话那头的神秘女子说她是一家猎头公司的,问我是否“方便”,我倒是刚走出办公室的门准备去“方便方便”,接了那电话,赶忙停止了“方便”,对着电话大声说“方便方便”。

  那次推荐的职位最后并没有谈成,因为当时我刚在公司里升了职。不过,猎头们的确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颇有帮助。我之后大多数职业的选择,都是在猎头的帮助下完成的。接他们的电话,也从初期的“来电惊魂”变成了习以为常。洋猎头、土猎头,见过面、没有见过面的,算起来也有了一大堆,他们工作的一些规律,这次写点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猎头大致是随着外企进入中国的。在20世纪90年代,很少有国内公司使用猎头服务。不过,这些猎头几乎没有在名片上写“猎头”两个字的,大多写着“人力资源顾问”,猎头公司也大致如此“打扮”。

  问你“方不方便”是猎头的常用语言,虽然干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被猎的头”如果在公司的公共场合接打这样的电话,的确是会引起一些麻烦的。不方便的话,自然是留下号码等下再联系;但如果方便,直截了当地说“方便方便”,猎头也很容易把你看成一个菜鸟。在遭遇到众多的猎头之后,我就把“方便”改成了“有什么事吗”,自然这样的声音是平淡而略微带点不屑的。不过通常说来,“候选人”(猎头的语言)并不会轻易得罪猎头,哪怕是给你的“工作机会”的薪水都低于你现在薪水的个调税。这样的猎头(通常都是土猎头)我也碰到过不少,他们的简历更新速度总是远远落后于候选人的职业成长。

  候选人喜欢把与猎头的交往当做一种职业的保险,因为谁都不知道哪天你会不会掉过头去求他们。不过,“求”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猎头几乎就像银行家一样,是喜欢晴天送伞,雨天又把伞抢回去的人。失业的候选人在猎头心目中远不如在职的有市场价值。因为失业的时候,不管你背景多硬,和对方公司谈起条件来,总是心里发虚,这瞒不过对方的人力资源经理。在职的却不同,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已,有固然好,没有也不是什么损失。对猎头而言,成交的可能性高是一方面,成交的价码也是一方面,因为入选人年薪的两成到三成就是他们的佣金。

  专业猎头最大的能耐在于能把你的背景了解得一清二楚,很少会做无用功。这与近几年出现的土猎头大有不同。土猎头们经常没有弄清楚情况就直截了当地给你打电话,把职位的要求和你一说了事,然后就等着你的CV(简历)。但他们往往判断不清楚你对这个职位是否感兴趣,薪酬是否有吸引力。他们也搞不清楚你在现在公司的处境如何,更要命的是,有些猎头甚至对介绍给你的职位在公司架构中的位置、对方公司的一些详细情况都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唯一知道的是这个职位的一些文字介绍和要求,以及对方能出的薪水。专业的猎头是个标准的职场八卦记者,总是会和你谈些你周围的职场消息。我总觉得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潜台词是,他对你的状况很了解,因此也知道你会对这个职位感兴趣。

  职场八卦记者大约是在各个公司都安插了“暗线”,而且可能猎头公司内部也会对各个著名公司的人事变动互通有无(基本上著名公司总是他们瞄准的对象,因为这意味着好的职业背景)。实际上,透露职场消息的人可能正是我们,他们则成了汇总平台。

  猎头找你次数的多寡,也正是你的职场人脉关系,或者你的曝光率(无论是报纸、网络还是别的什么行业论坛)的反映。另外也有一些信息是来自简历库的,不过这些简历库里的所谓“人才”大多比较“低端”。职位高的人一般都不大愿意乱发简历,偶尔有,那也是在他职位低的时候。这些简历大多存在于51job这种找工作的网站,不少猎头都是偷偷摸摸找到了这些网站的收费用户名和密码,把这些简历“偷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