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职场中打拼,谁不希望自己的工资能“步步高升”?当“涨工资”的愿望长期无法实现时,许多人希望通过跳槽来实现梦想。但是,有时新工作的薪资待遇的 确比以前涨了几百,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跳槽的隐性成本。有时候盲目跳槽带给我们的只是短时间内的薪资上涨,并不利于上期的职业发展。所以职场人士一定要 培养“定力”,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
高薪的诱惑的确很难抵挡,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在择业的时候,各项的成本都应该考虑清楚。跳槽所产生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方面。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典型案例:小夏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中型广告公司工作,两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业务方面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而且在业界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在 这段时间内,领导器重她的工作能力,故得到了更多的晋升机会。而由于她平时比较善于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同事间口碑也很好。但是还有一件事令她感 到有些不满意,由于公司刻意控制成本,在这两年时间内,她的工资水平虽然十分稳定,但也从没有增长。而她的同学,有些职位虽然比她低一点,但是工资却要高 她不少,这常常让她在同学聚会时感到有些抬不起头来。
如果继续留在公司,工资水平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变化。经过一番考虑,小夏决定跳槽。她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在一家中资银行信用卡推广中心得到了经理职位。工资水平当然也如她所愿,只要能够完成任务,与原来相比要翻三番。
办理辞职手续时,由于与原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未到期,提前结束合同需要支付10000元的违约金,小夏想到新工作能够挣到原来3倍的工资,为了尽早获得自由身,于是咬牙自掏腰包做了了断。
在新的工作环境,小夏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因此她要花费精力来适应,而在银行卡发行方面,她毫无经验可谈,所以只好加班加点地干,希望通过自己的勤 奋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除此之外,由于新公司距离自己的住址更远,她花费在上下班方面的时间、金钱也多出不少;为了尽快与新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她还"破 费"请过几次客。但是3个月的时间过去之后,工作上没有起色,收入根本就没有达到原来预想的水平。
事后,小夏估算了一下,她为跳槽直接付出了将近20000元的代价,其中包括违约金、放弃年终奖等等。然而,在半年时间内,她的收入锐减,这也是间接损失。当然,以前人脉积累的流失等损失无法以金钱来确定。
专家点评:
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在跳槽的过程中,新职位高薪的诱惑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各项跳槽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般情况下,跳槽所产生的成本包括两大部分,即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那些可以明确预见的成本,如违约金、培训费等。如案例中小夏的跳槽所产生的显性成本,至少包括10000万元的违约金和8000元的年终奖等。
在显性成本中,还有一种是由于竞业禁止协议引起的赔偿,而且往往数额较大,这也是跳槽者必须注意的。如2005年7月,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加盟 google,这次行为让微软大为光火,并指控李开复受聘google违反了他与微软签下的"非竞争协议".这是目前最为著名的由"竞业禁止"协议引发的 官司。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会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因为这部分人掌握着公司的商业机密,因此离职之后,为了避免机密泄漏,原公司会要求该 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得到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就职,或者自办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公司,以及生产与原公司商业秘密相关的产品。如果违约,根据协议 规定,原公司会提出高额索赔,如有的公司约定一次性支付违约金,金额为员工离开企业单位前一年的工资收入的50倍。
而形形色色的隐性成本更是许多跳槽者不容易发现的,如在新单位要重新投入精力、财力建立人际关系、赢取信任等。比如说,新公司离家较远,就可能会租住 离公司较近的房子或购置车辆等交通工具;初到新公司,对人员不熟悉,要与新同事搞好关系需要花费人际交往费;接触新的工作,对各种规定不熟悉,加班加点、 牺牲休息时间以便跟上同事的步伐等;或者放弃了原有的专业,自己需掏钱"充电"适应新工作。这些都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因此跳槽也许在工资上能 够带来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不断更换环境而有着更大的花费。
所以在跳槽之前,一定要对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进行通盘考虑,分析这两种成本会对自己形成多大的影响,然后做出综合测评,确定自己的应对方式。
如何降低跳槽成本
职场专家表示,成功跳槽并非全部以获得更高薪水标准来衡量的,而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提前做准备,做到有备而跳。职业规划师闫岭表示,作为职场人士,一定要做到理性跳槽,这也就是说,在进入职场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有选择性地跳槽。
职业规划师表示,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当自己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或者遇到职业发展瓶颈之后,跳槽是必须去面对的事,因此理性跳槽尤为重要。要做到这 点,就必须提前做准备,在进入职场时要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自己心中所想,并确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当时机成熟之后,便按照计划行事。
其次就是有关赔偿问题需提前与新公司商定。职场专家表示,在跳槽过程中,如果职场人士没有履行完原劳动合同,或者违背竞业禁止协议,可能会面临赔付违 约金的情形。那么这部分钱到底是由自己承担,还是需要新公司来承担,这需要事先商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自动跳槽,新公司是不会出面解决这些赔付问题的, 而如果是新公司通过猎头公司来"挖墙脚",适当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无不可。如提出双方共同赔付违约金,或者让新公司出面解决等都可以,这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 跳槽成本。
再就是离开原公司之即,一定要把手头工作交代清楚,避免留下"尾巴"。职场专家表示,很多职场人士在离开公司之前,不作最后的了断,想一走了之。殊不 知,这样做却是自找烦恼。因为工作没有交代清楚,接班者无法正常展开工作,他们肯定要不断找到前任问这要那,这会让跳槽者在进入新公司之后,无法及时做出 调整,融入新的环境。
此外就是尽快了解新公司规则。进入新公司之后,一定要细心观察,尽快熟悉新公司的各种"潜规则",以便自己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并避免碰触"暗礁".每 一个公司都会有一些"潜规则",大家必须默默遵守,而如果能够尽早熟悉这些潜规则,对跳槽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很有帮助。他提醒说,进入新公司之后,尤其注 意不要轻易当着公司领导的面埋怨原公司,这会引起领导的猜忌:日后他离开这里之后,是不是也会这样?这会降低自己的印象分,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还有些法律风险不可忽略。专家表示,有些员工离开公司时,会带走公司的机密材料或者核心技术,如果原公司追究起来,这就不仅仅只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责任了,很有可能会因触犯刑法而遭受牢狱之灾。
跳槽时的加薪秘诀
通常人力主管在招募新进人员的时候,不会主动给予新进人员较高的薪水、福利,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只要按照公司既有制度,一切照旧,当我们在面试时,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这样让人家了解你的想法,也有了协商的空间。
而当你面试的公司在询问你上一份薪资时,最好的策略是诚实以告,因为当你用欺瞒的手段来获取高薪资,一旦被发觉,对你的信誉将有不好的影响。而且加薪的首要秘诀就是说服未来的公司:你值得他们在你身上花的每分钱。
在面试前先准备好,表现你的企图心与意愿,先让他们喜欢上你。另外,提出要求的时机很重要,最佳的时机就是当未来上司已准备好要雇用你时。一般人常犯 的一个重大错误便是太快接受雇主的提议了。当然你想要表现你的热忱与决心,却无须太过莽撞,"我可以再考虑一下吗?"是最好的响应,适当地含糊其词是无伤 大雅的。
薪水为何乘上"过山车"
人在职场,谁不希望自己的薪水"年年有进步"?可惜有时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人刚刚拿了高薪,没几个月就陷入了失业中,匆忙中临时找份工,薪水自然一落 千丈;有的人"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一段时间日子好过年年加薪,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甚至"明平暗降",薪水时高时低,上下起伏,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薪水为何会乘上"过山车"呢?据了解,造成收入波动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无法避免的,如整个行业不景气,或者公司遭遇困境,这对 个人来说,事出无奈,只能被动接受。但是有一些原因却跟自身有关,如有的人负气跳槽、盲目转行等,也会造成薪水波动。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如果是因为周期性 行业的波动,只有靠不断加强自身实力,等待下一个反弹机会;而对于一些由于自身因素造成的薪水波动,则应慎重对待。
频繁跳槽薪水起伏不定
典型案例:姚敏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并顺利进入一家合资公司,在行政部做职员。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姚敏非常卖力,在业务方面也肯下功夫钻研,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因此半年之后,便进入人力资源部。
在人力资源部工作了近一年时间之后,他升任招聘专员,开始负责公司人才的选拔招聘,在此岗位上也发挥得很是不错。但在此后的2年时间内,公司已经进入 平稳发展时期,很少有人员进出,因此姚敏在招聘专员职位上一直没有变化,而薪水也一直在6000元左右徘徊不前,这让他感到有些不甘心了。
一次偶然机会,他从自己朋友那里得知一家私营企业招聘人事主管,于是准备了一份简历投递了过去,并马上得到了回应。他迫不及待地向原公司递交了辞职报 告,很快来到新公司上班。但由于他以前没有人事主管的工作经验,试用期内,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老板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向他提出了 苛刻的条件:想留下可以,但是月薪只有4000元。一时没有更好去处的姚敏只能暂时委屈自己,而别无他法。
在其后的2年时间内,姚敏为了找到合适的公司,频繁跳槽了4次,而月薪也在2000~4000元之间波动,再也没有回到过6000元的高点。
专家点评
类似于姚敏这样的职场人士,由于跳槽不慎导致薪水缩水,这在职场上并不少见。
一般情况下,如果长期在一家公司工作,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升职,并适当加薪。但是,如果频繁跳槽,就等于将原来的积累部分不断地"删除"了。因此,一定要避免频繁跳槽的情形。
所以职场人士一定要培养"定力",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就如国外一些著名的企业,永远只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一样, 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老大。而坚持在一家公司工作,双方都有很好的了解,随着能力的提升,收入上涨也会水到渠成。如外资企业每年都会加薪,幅度在 5%~10%之间,这对于长期坚持下来的员工来说,是一种奖赏。
盲目转行身价打折扣
典型案例:顾江华毕业于上海一所知名大学,本科所学的专业是信息技术,毕业后在一家中型电脑公司任职。在前几年it业火爆的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一名高级白领,月薪7000元,与身边其他同学相比要高出一截,这让他感到很是满足。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it业已经不如过去那般火爆,顾江华的身价自然也不如从前了。此时,他已在上海购买了住房,每月有近3000元的按揭贷款需要归还,面对不断缩水的薪水,他想到了跳槽。
有从事医疗器材的同学建议他做销售,他也看到这位同学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成就:买房、买车,而且银行里还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存款,这些都是通过推销医疗 器材得到的回报。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底薪2000元,提成非常丰厚,如果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0 万元的话,收入便可过万元。
但是现实并非顾江华想象中那么简单,当他拿到那些医疗器材的资料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虽然靠死记硬背记住了其中一些功能,但是与客户面对 面交流时,他还是无法回答客户的问题,根本就谈不上说服别人购买他的产品了。3个月下来,顾江华无法完成规定的任务,收入当然也很少,还不足应付银行按揭 贷款,他只好举"白旗"投降。
此后,顾江华做过快速品销售、保险销售员等,由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收入很不稳定,在2000~8000元之间徘徊,而且低收入的次数占多数,他一度感到非常迷茫。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进入一家it公司重操旧业,收入才稳定下来。
专家分析
需慎重对待转行,如果自己对所要转入的行业一窍不通,或者自己积累的经验不足以应付将要面对的局面,最好还是放弃。因为转行意味着要放弃很多此前积累,并从头再来,这对于职场发展来说,要付出不小的成本。
人的职业生涯开始时的确要试错,但是有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须在25岁之前完成。最好是一次性找到职业锚,否则职业生涯过程会比较艰难,而且越到后面越难。但是如果到了职业发展中期因为特殊情况非转不可,那么也可在30岁前后进行重新定位。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转行时一定要能够在工作经验上有所拓展,不要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转入到陌生的行业。如果选择转行,原有的积累最好是能够借鉴过 去,这样便于自己迅速进入角色。同时,在进入别的行业之前,也要对整个行业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听信别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