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业压力突出、专业人才相对短缺、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失衡、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是我省人力资源发展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四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在未来5年期间,我省将实施领军人才工程、陇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等11类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将全面促进全省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
高中以上教育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省人力资源稳步增长,素质大幅提高。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培训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新增劳动力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660万人,增长1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3%,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2010年的143.3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93万人,增长34.7%,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人才层次、类型、性别和分布等结构趋于合理。
实施11类人力资源重大工程
根据未来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特色优势产业人力资源支撑工程、社会领域人力资源支持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工程、陇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特殊支持工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工程等11类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人力资源开发工程。通过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全省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
重点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首先是兰白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发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培养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作用,尽快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全省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区;其次是天水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把天水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为我省吸引人才的桥头堡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促进技能人才的开发。
“十二五”
人力资源开发重大工程
1. 领军人才工程: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每年培养选拔1000名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人才发展整体水平。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每年选拔100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1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00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并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
3.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培养500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4. 特色优势产业人力资源支撑工程: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发和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每年培训1万名专业技术骨干,设立50个特聘科技专家岗位。实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5. 社会领域人力资源支持工程: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支适应先进文化建设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宣传文化骨干人才队伍,引领和带动群众文化普及。
6. 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工程:在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每年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
7. 陇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每年遴选100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技术骨干进行重点资助,储备一批支撑全省未来发展的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8.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特殊支持工程:对少数民族乡镇党政领导进行全员挂职培训,每年抽调100名优秀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从少数民族地区选派100名骨干教师挂职学习,每年培训100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每年培训500名现代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民族特色用品、民族手工艺品专业人才。
9.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养和支持1000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0. 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建成1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个县市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级技师5000名、技师1万名、高级工10万名;建成8~1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校、3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6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80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11.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工程:每年选派5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